湖田窑青白釉梅瓶
北宋
36x19 cm
这件梅瓶属于广口梅瓶,也叫大口梅瓶,器型宽大,制作于北宋晚期。湖田窑是当时规模比较大的窑场之一,位于江西景德镇湖田地区。这种梅瓶的产量不小,比如南京博物院收藏了大量来自各地的酒瓶子,品种也多,磁州窑、婺州窑、龙泉窑都有,釉色也相当丰富,有黑釉、白釉、青釉等等。这和宋代的酒文化有关系。
这件青白釉梅瓶较具代表性,造型优美,做工讲究,用釉饱满。从烧制工艺上说,它采用了垫烧的烧制技术,因此釉色覆盖较为完整。
“物之华——宋瓷与静物画”展览现场
展期:2018.4.15-2018.10.13
这样一件作品流传至今非常不容易,首先用料较多,烧制时占用空间较大,在一个窑位,一个龙窑或者馒头窑中只能在中心放置几件。按照件数来计算,用专业的话说,普通的碗盘叫20件30件,这种梅瓶叫150件,数量越大,体量越大,每个瓶子都要用专门的盒子装起来烧制,并且器物胎壁较薄,因此非常脆弱。
这件青白釉梅瓶在口沿上稍微有点缺口,但在另外一边我们可以看到完整而且缓慢的曲线,收紧,展开,再接着往前走,继续往下收,最后终结,这样一个过程。同时器物具有尺寸之美,梅瓶是一种酒器,属于日常用品,都是老百姓用的,因此它的曲线实际上背负着实用的意义:梅瓶脖子的尺寸正好能用一只手合抱,符合倒酒人的手感,同时另一只手会在瓶的中下部捧着,所以不容易滑落,然后把酒倒进玉壶春里,再到下面的耳杯、小茶盏,每个步骤的器具都不相同,造型也都是根据需求有所改变。所以说这些器具的造型是比较符合我们现代讲的人体工学的,这一点也是传统手工艺首要的标准,就是“物以致用”,所有东西都是拿来用的,实用性被放在第一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器具的种类根据功能划分为多种造型,但是它的装饰却非常简单,比如这件青白釉梅瓶,它的装饰就是青白一种。我们可以说中国人的传统精神实际上是反物质的,以前人们反感“贪得无厌”,要求清白,所以青白釉的青白还有这层意思。无论是否成为了统治者为掠夺老百姓财产的文化手段,对物质追求的摒弃都成为流传至今的一种为人所追求的品质。
梅瓶之所以能和“梅”扯上关系,是因为人们相当重视梅瓶,把它视为可以世世代代传下去的家当,经常剪下梅花枝插在瓶子里面。梅瓶不像现在的茅台酒瓶、饮料瓶,用完就直接扔掉,相反它制作相当考究,造型也经得起被反复观看,插上梅花以后可以放在书房台案上作为装饰。同时梅花姿态比较好,有转折,枝干比较拙,但是花朵又很嫩,颜色也鲜艳,所以视觉上有一种对比,非常入画。
在佳士得宴会的一次酒宴上,主办方参照莫奈作品的画意,布置了一些插花装饰,其实这些花瓶容器也可以叫做“梅瓶”,上面收,下面展开,比例比较偏长,有一种高耸的感觉,还带有奇巧、夸张的艺术效果,如果插一枝梅或者向下延展的枝干,就会有一种“倒叙”的作用。在这个理解中,梅瓶具有深刻画意,脱离了单纯作为日用品的器具这一身份。
校对/丁愫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