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辞辩
井士剑
引言
肖像之一
井士剑
纸本素描
100cm x 80cm
2008
我在所有这些事物中间找到你,
我对它们亲密有如兄弟;
你像种子自得于卑微
而对伟大者则高贵地献出自己。
这是各种力量的奇妙游戏,
它如此勤勉地从万物穿过;
在根部成长,在茎部萎靡
而在梢部则有如一次复活。
——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1]
草稿
井士剑
纸本素描
100cm x 80cm
2008
林中路
井士剑
纸本木炭
178cm x 238cm
2017
城市草稿
井士剑
纸本素描
100cm x 80cm
2008
4. 素描作为未完成式
古希腊宙克西斯(zeuxis, 前5世纪)[7]讲到,随意和快速的手法不可能给作品以长久的生命和完善的美,它们需要勤奋用功的锤炼。不过,当技术的完善达到了技术的灵巧时,赛诺克拉特(xenocrates, 前396-前314)[8]说:“阿佩莱斯(apelles, 前4世纪)知道何时在画面上停手乃是一种必需。”而西塞罗(cicero, 前106-前43)则说:“阿佩莱斯懂得‘够了’一词的真义。”这些是关于绘画完整性概念的最早史料。同时,古希腊的鉴赏家们有可能感到速写式绘画的价值,这是因为“速写式”的绘画不考虑符合一般需要的表现方式,因而更能直接地敞露艺术家的心灵,令人感到自然与亲切,尽管它是在一种偶发和含混的方式下进行的。普林尼(pliny the elder, 23-79),罗马作家、科学家,著有《博物志》等,他在《博物志》(naturalis historia)中提及:“十分奇怪和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艺术家留下来尚未完成的作品,较之他已经完成的作品更觉喜欢。实际上是人们赞赏中断下来的草图和艺术家最初的想法,而不是喜欢艺术家为了获得奖赏而在作品上进行的修饰。”[9]
从上述文字中,我们会注意到的是未完成式本身就具有“完整性”,并且是感知的直觉性,是“想法”,而且“停手”又是一种必需。两者的共同点是建立在“随意”和“快速”的手法之上的,但又必须是在不断的努力中才能够达到这个未完成式那么“停手”意味着什么呢?描述以随意快速的方式是否就意味着一种自然而然的原点之上并促使描述与物的发生在时间与空间的同步,这种最原初的形而上的理解,也恰恰是最具推理的因子,从而达到“通物”。物的某一个侧面就被表现出来,是在一种持续的状态下被表述,具有正在发生与在场的特性。古典意义的发生对未完成式多体现在速写或未完成画稿上,这种未完成状态的特性是写生性与作为生命体验的正在使用的状态。法国诗人、艺术批评家波德莱尔(baudelaire, 1821-1867)曾写道:“一件完成的作品不一定是完美的,一件完美的作品不一定已经完成。”[10]人们总是从描述者某些未完成的部分去寻思他的线索和技法的使用来作为作品的完整性探究。由于描述者本身也渴望不仅仅以“完善”来表态作品,也渴望这种完善他自己思想的独到想法的痕迹在表述中有一种本然的表露,以此作为他令作品确立的一点自我暗示。这是因为作品的独立性和阐发性,从不关爱描述者本身,虽然,描述者也在作品之中。
在经历了漫长历史之后,这种从生命本体的刻画,本身作为独立性作品的出现,是由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 1901-1966)的绘画把我们带入这个历史性的转折而开始的:未完成式成为人生命本体与物生命本体的一种生存状态的自识与反思。在这个图像中,生命不以图画的方式表现,而以此时与在场的发生而表现。这样一个不完整的侧面,恰恰关联了相关的种种侧面,并在这层层错综复杂的断裂中形成自身的结构与解构。再由于每一刻度的时间位移,是以空间性来进行表述,从而达到精神的持续与断想,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真实的语迹。
素描是“思”与“行”的痕迹,素描是一种独立的思考方式。它可以直接地反映你的创造力,它可以用留下痕迹的任何工具,并被这些工具留下的独特的痕迹所传达,也可以说是物与心灵的印记,以描述这一痕迹的形式阐述着“思”与“行”,并以独特的方式来配置,从而达到思与行在生命体验中的痕迹,“思”与“判断”并生,存于描绘的日常性的环境。这些痕迹显露着并构成着作品,而不是被事后思考加上的层次所掩盖。它保持着那种特别的时间品质与物的发生在心灵中的流淌,并以痕迹表述着。这正是素描艺术所独具的品质之一。这些痕迹的质地以清晰明确的方式在场,物象被这些痕迹表述着,痕迹却从中逃逸出来,将这个形象确立或预留于在场,因为痕迹本身预构在形状之中。我们“视”或“觉”一件素描或速写作品,首先映入的是什么?是表象,它跃然而至。但是,这种表象是由痕迹流动构造的,这种情况仍使我们在观看作品时,也探究那些构成作品的线条与痕迹的交织组合,并做出种种形状表象的判断与规定,从中产生关于世界的更多联想,并伴随着“思”与想象,超越描述者原有的作品形象描绘的事实。在这个痕迹中,每一个视觉者作为一种生命有着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感觉、心灵体验与各种释说,但是共鸣仍存在于这样一种作为“思”与“行”的痕迹中。
以上已经陈述了种种语义,要再给素描下个定义,似乎手和心之间仍是被阻隔的,触动我们的还是最朴素最高尚的事物原点。这不是要圈定它去时时洞察它的现实而呈现反复无常;也不是要逮住其翅膀的每一次扇动和每一秒钟的光芒;也不希望让每一条线都服从于它的自治、专横和最髙权威;也不是要帮助它在造型艺术大胆的智力经验中树立其建设方案。这些功能,对于那些没有别样追求的,只希望跟人和自然永恒的对话的艺术家来说,是要通过另一种异于颜色的途径、黑白广阔而又坚实的途径来表达这个大自然、这些风景以及人的身体。这里,我们还是要以素描本身为例,因为它促使我们只去思考初级的元素,精确的线条,律动的光影。这些初级元素,描述者只需一支笔就能将之表达出来。这是一支充满和谐的笔,它下笔有力,将生活缩减到最简单朴素的表达:质与气。
《星空》系列
井士剑
木板木炭
30cm x 40cm
2018
素描,每个时期都肩负着使命,情形如大浪淘沙。我们不得不提醒自己,古希腊作为一个伟大的开端,素描几乎所有的要素都被历史性地给予了。中世纪独立素描的产生,仍以画稿和草图的方式呈现。正是乔托第一个确立独立素描的现代性,而作为素描本身的完善,古典素描在17世纪已达到了高峰,素描作为独立作品已经出现。连续中必然有起伏和中断,在素描的历史演绎过程中,一个主要的断裂是当素描在19世纪成为学院造型的基础和写实的唯一目的时,素描就如叠峦群山起伏的傍晚天空中那即将消失的一抹霞光,以千姿百态的方式沉卧在大地上,素描以极大的反思性、自由性和思辨性丰富地展示了其本性。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作为基础的素描已经被抹去,素描作为整体的释放,从客观性进入内心性,作为独立性已成为作品的作品,此时形成的风格却极大地损害了素描作为与现实物亲切交流的写生性与在场性及艺术关注的自身性。之后,素描作为基础与草图原有意义已经名存实亡,素描已经再次独立成了作品,是经典的回归。
21世纪以复印技术进行摹稿,彻底摧毁了素描作为草图与模仿表面使用的传统。传统中素描的使用,除了那思想品德之外,技巧、造型、语言仍活跃于周边,是其独立之后的根本。但是,在当下素描作为造型的基础与草图,已然被抹去,只作为“思”和我们接近世界的生存方式。
(未完待续)
[1][奥]里尔克:《里尔克诗选》,绿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75页。
[2]《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第五卷,第400页。这一解释将素描界定在工具的表现和作用上,另一方面,从素描源于拉丁文disegno的原初含义来看,素描就是意图。司徒立先生将这个意图分为两层意思:“一、想在自己与对象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理解的桥梁,谋求一种默契的共谋关系,找到一种共同的语言,这是人与世界一种最原初的真实关联。素描首先是意图,它的第二层意思是,从一个不明确的意图、计划,变成一项理智的、目标明确的、有条不紊的工作。这是一系列混淆与分辨、分辨与合成、选择与集中的过程,由此可见素描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理性主义,这也是一种古老的意图。”从语法翻译的角度审视素描的定义,我们还可将其翻译为:素描作为一种正式的艺术创作,可以被定义为在可见世界中对事物最根本的线形描述……或素描作为形式化的艺术创造,也许可以定义为可见世界中基本线形的演绎,也是意念、思想、态度、感情、幻想给出的视觉形式的演绎,以及符号甚至是抽象形式的演绎。我们从上面不同语法的词义中就会发现“意图线性”或“线性意图”的语境。我们在素描词汇中使用“意图”“线性”,它们也存在于艺术作品和艺术创造中,这也是人们为何如此关注素描的根本原因。
[3]素,古人注释:“以质未有文也。”“素生帛也。然则生帛曰素。”《淮南子》有“其事素而不饰”,即朴素的意思,即原初、原生之义(详见本书“素”词谱系图)。描,后起字,唐白居易:“缓声展引长有条,有条直直如笔描。”素与描,描强调的是动作,在“drawing”中有pull or cause to move towards or after once,拉进、拖动……从中英文词性对比中我们看到英文更重“形”与状态,而中文更重“质”,但是我们从“素词”谱系图中就会发现:素是什么?如何是?在哪里?如何在?更加完整地注释了“素”的意义。
[4][法]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3页。
[5][美]伯纳德·奇特:《素描艺术》,曹意强、效营译,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1页。
[6]王中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序论,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
[7]宙克西斯(zeuxis),古希腊瓶画及壁画家,据说为阿鲁德罗的学生,他曾致力于明暗法的探究。
[8]赛诺克拉特(xenocrates),公元前3世纪李西普学派的一位雕塑家,生平不详。
[9]普林尼(pliny,23-79),罗马作家、科学家,著有《博物志》等。
[10][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符号》,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