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
徐小虎:我们大略讨论一下美感,这种形式因素不像先前提过的内在平衡那样绝对必要,可以不是绝对的。好的用笔特质在时代的演变中必然是不变的,而外在的美感却会随着时代而有所改变。例如一些有元代钱选名款的山水,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相当呆板,可是这些作品在笔墨和结构上又充满了优美……不过这种对天真质朴的喜好,在中国美学史里可能不是一种不变的因素吧。
溪岸图
董源
绢本设色
220.3cm x 109.2cm
五代
王季迁:当然。这很难说明,呆板的本身不是坏。事实上,每个人了解笔墨中不同的美和各种美的特质,也有程度上的不同,你也许了解十分之三,也可能十之七八,这就是为什么看中国书法和绘画是困难的,因为你很难完全了解它。首先,就美而言,在中国书法或绘画里,笔墨本身就暗含了天生的美,另外还有一种描写的、实用的或是表现性的美。我们问它能否表现意义,这是美的另外一种条件,脱离了笔墨内在本有的潜能,而是指其功能。从外在的意义或功能来说,我们和西方用同样方法来判断线条,比如“毕加索这条线非常好”,这是由于这条线能表现出布料或树皮的纹理,或是它们有立体特质,等等。但在中国美学里,当我们评估笔墨本身时,写实功能这种因素是比较次要的。中国绘画中的优美笔墨有时并不表现或描写任何事物,在书法中当然也是如此。
双重人格自画像
帕勃罗·毕加索
铜板蚀刻
38cm x 49cm
1970
笔墨在书法中只是完成字体自己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字的结构有时会受单个笔画的美丑所影响,有时则不会。换句话说,笔墨好坏的潜在性并不在于形式。这种独立的美学是基于有笔尖、有弹性的毛笔,我想这在西方不存在。我以西方的雕塑为例,来说明笔墨本身特质好、坏的可能性。一件抽象的西方雕塑好不好,其特质与中国笔墨中一笔或一条线的质量是一样的。你为什么认为这件抽象雕塑是美的?它不像人或狗,也不像牛或猪,那么为什么你说它美?那是因为你的审美能力已经有相当的训练,看笔墨也是如此。在一笔中蕴含的美和在抽象雕塑中一样,单独的笔墨里有完整之美,这一笔与另一笔,或是这一笔在整个字里的功用,或是与整个结构的关系,都是另一回事。
荷鸭图
沈周
明代
夏山图
屈鼎
绢本设色
45.3cm x 115cm
北宋
(未完待续)